216 征役备物筹入鲁-《三国之最风流》
第(2/3)页
荀贞说的“工曹”不是州府工曹,而是幕府工曹,军械诸物皆是由幕府工曹制作,蒲沪善冶,故此,幕府的将作掾、工曹、现在包括都水掾都是归他主管。
宣康应诺。
荀贞又问道:“时近四月,该发夏衣了,常韦服可够?”
常韦服就是韦弁,部队的军装,依承秦制,每年的四月、九月要给兵士下发夏衣、冬衣,不但要给战卒下发,军屯的田卒也一样要给,收编了丹阳兵、徐州兵、下邳兵后,战卒和田卒一下多了几万人,需要准备的夏衣不在少数。
宣康答道:“现库存有袭、纨各两万余领,袜、履亦各两万余,韦弁四万余,虽不足每个兵卒各一件,但往年之所发,大多尚能穿用,库存之数足够今年的夏衣发放了。”
袭是短上衣,纨是裤子,因为韦弁一年需发两次,所以存量是袭、纨及袜、履的两倍,这几样是夏衣,冬天也能穿,九月需发的冬衣是袍,也即夹服。
正常情况下,还要给士卒发放禅衣,也即单衣,天热时可穿为外衣,天冷时可用为衬衣,只是现下兵乱,物力、人力皆有限,所以不但荀贞的军中,其它各路诸侯部中也多有不制此衣的,甚而有的连袭、纨、袍、袜、履、韦弁都不能具备,还得兵卒自备衣物。
荀贞点了点头,转问袁绥,说道:“只调东海、彭城两郡之民,短日内可集多少更卒?”
“更卒”,指的是到官府服徭役的百姓,按照汉制,凡在服役之龄的百姓,每年都必须为官府服一个月的劳役,诸如修建道路、修筑城垣,包括搞水利建设,给王室兴建宫苑、修造陵寝等,都是由更卒去做的,为部队转输后勤物资也在更卒的服役劳作范围之内。
袁绥答道:“东海、彭城的傅籍民口现共约有二十万,十取一,可得万人。”
“傅籍”就是役籍。先秦时,男年十五就要开始服役,秦时,改为年十七开始服役,前汉景帝时改为年二十始傅,到昭帝时,又改成年二十三始傅,同时把秦时有爵者五十六免役、无爵者六十免役的规定统一改成五十六岁免役,遂成沿用至今的定制。
也就是说,更卒服役的年龄是从二十三开始,到五十六为止,而女子按照规定是不用服劳役的,故而在东海、彭城总计七十余万的民口总数中,共有二十万左右的服役之民。
二十万,看起来很多,可是这二十万人乃是东海、彭城两郡民间的主要劳力,肯定不能一次性地征用太多,否则会影响乡中的农事。
而且现在才三月底,离到年底还有九个月,这九个月期间徐州要办的事情很多,修建州学、兴建水利,这两条是已经定下的,而且一定还会再有战事,这些都是需要征用更卒的,尽管不按傅龄、亦不按一年一个月的服役期限,过度征发劳役的现象久已有之,可不到万不得已,为了休养民力,尽快地恢复徐州元气,荀贞却还是不想这么做的,故而,还必须要给下大半年的各项徭役留出必要而且足够的人手。
综此二点,对袁绥说的“可得万人”,荀贞思考了一下,说道:“东海、彭城与鲁国接壤,转输省力,不需万人,三千人足矣。”
袁绥说道:“绥闻鲁国有黄巾十余万,明公只打算出兵五千么?”
中远程转输辎重之时,役夫之数少则与战卒数目相当,多则数倍於战卒,而当短程转输时,就用不了那么多的役夫了,至多与战卒数目相当,以东海、彭城与鲁国接壤之近,役夫人数可以更少,因此,袁绥闻荀贞只准备征用三千役夫,便即猜出荀贞最多只打算动用五千兵力。
荀贞笑道:“吾自中平元年,与黄巾战之多矣,熟其军情,泰山以一郡之力,便可将境内的青兖黄巾大多驱逐出境,我以五千精卒,击鲁之十万黄巾已嫌多也。”
黄巾向来是战卒、家眷、乡人统为一部,除去老弱,十万黄巾中能战者至多半数,而在这半数中,积年的老卒精锐又至多五分之一,也即万余,荀贞以五千精卒击之,足可致胜,并且他的作战目的还并不是要把这十余万黄巾尽数歼灭於鲁,而是和泰山一样,只是想把他们从鲁国逐走,逼使他们继续向西,从而可以趁机入兖,故此出兵五千不但足够,且绰绰有余了。
袁绥说道:“明公用兵如神,自非是泰山应太守可比。”
第(2/3)页